抟土为器——山东大学博物馆陶器文化微课堂(三)


1928年,年轻的考古学者吴金鼎(后曾就职于齐鲁大学)发现了山东济南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随后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确认了一种与此前发现的仰韶文化面貌不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后来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分布范围主要为现今的山东省全境,以及邻近的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距今约46004000年。经过此前大汶口文化的长期积淀,当时的社会发生了较大变革,出现了若干大型聚落和成批的城址,同时也出现了文字、铜器和礼器,这些现象说明此时已经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从考古学文化特征来看,龙山文化以磨光黑陶为主要特点,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白陶、红陶等。

陶器制作是龙山文化最为突出的手工业之一,其制陶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具体而言有以下特点:

1、制作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普遍采用快轮制陶技术,劳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陶器原料均经过特殊处理,将陶土沉淀淘洗,并根据器物用途的不同而配制不同比例的原料。如盒、杯类器形,尤其是高柄杯,采用反复淘洗过的细泥制成,器体薄如蛋壳,达到光洁油亮的效果。鬶类器多采用高岭土为原料,烧成后呈白、桔黄等颜色。许多器类采用分部制作或分体制作然后再粘接的技术。制作出来的陶器外形规整,厚薄均匀,棱角分明,纹饰简洁,造型美观典雅。

2、烧制工艺复杂。龙山文化的陶窑有横穴窑和竖穴窑两类,其中横穴窑的形制较为清楚,由窑室、窑箅、火道、火膛、工作间等部分组成,在烧制陶器时已能控制窑温,掌握烧制的火候。所烧制的陶器火候较高,尤其是用高岭土为原料制成的白陶,烧成温度更高,一般都在1000℃以上。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黑陶的烧制技术比红陶和灰陶都要复杂,不但要封窑,还要渗炭,掌握不好就难以烧出标准的黑陶。

3、器形型式繁杂多样。龙山文化陶器的器类众多,型式复杂,,按大类分有30余种,细分成小类则有60余种。如炊器中的鼎有罐形鼎、盆形鼎之分,每种鼎按足的形态又可分为凿形、铲形、鸟首形、侧装三角形、V字形等。这种现象不仅此前的大汶口文化没有,就是在同时期其它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后的诸文化中也未出现过,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山东大学考古系历年曾对山东泗水尹家城、邹平丁公、日照两城镇等龙山文化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批龙山文化陶器。以下按照用途和造型的不同,分别介绍山东龙山文化的炊器、食器,待下期介绍水器、盛储器、礼器等。


一、炊器


用于做饭烹饪,多为夹砂陶,包括鼎、甗、鬲等。夹砂陶是指陶器胎土内掺杂着一定数量的砂土颗粒。由于加入了砂土,陶胎显得粗松,传热为均匀,用柴火煮食时胎土不易爆裂,与现在的砂锅类似。

 

1、

鼎是龙山文化时期最主要的炊器,数量多,延续时间长。鼎从距今7000多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龙山文化时期鼎的种类增加,尤其鼎足的形态变化很大,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鸟首形足。这种鼎足生动表现了鸟首的形象,如双眼、尖喙等,一般认为这反映了当时山东地区先民东夷族崇拜鸟的习俗。



鼎(M33:8)

口径19 高16.5厘米

2000年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

夹砂黑陶。窄平沿,四个贯耳,深腹,平底,鸟首形足,腹饰四周凸弦纹。



鼎(T021G20:91)

口径15.4 高13.2厘米

1999年山东日照两城镇遗址出土

夹砂黑陶。深腹盆形,鸟首形足,单把手,腹部饰有凸弦纹。



鼎(M4:9

口径14.4 18厘米

1979年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出土

夹砂黑陶。方唇,鼓腹,腹稍浅,平底,内壁折沿处转角圆钝,侧三角形足,足外侧压成鸡冠状。腹饰对称的盲鼻和小圆饼各一对,并饰凹弦纹周。


2、

山东龙山文化的鬲出现在晚期阶段,多数分布在鲁北、鲁西北地区。其形制一般为方唇、折沿或平沿,腹腔微鼓,下接三个乳状大袋足。多为素面,或有弦纹,有些附有盲鼻或小的贯耳。其形制有别于其他地区,反映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煮饭时,粮食加水盛放在其三个乳状袋足内,外部与火接触面积较大,因而更容易煮熟食物。



(H573:2)

口径32.6 高43.4厘米

1989年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

夹砂灰黑陶。大口,方唇,筒腹,饰一对小耳,乳状分裆大袋足。


3、

甗类似于今天的蒸锅,用于蒸、煮食物,由鬲、甑、盖三部分组成。下为鬲部,其中加水;上为甑部,用于盛装食物;中间细腰部有箅子相隔。蒸煮食物时,在袋足下置火加热,煮开鬲部中的水,利用水蒸气通过箅子蒸熟食物。

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的这件甗体形硕大,可以一次性蒸煮较多食物,可能与当时的集体聚会和宴饮有关。



甗(H1415:15)

口径42 高74.4厘米

1991年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

夹砂灰陶。侈口,颈部有两个小贯耳,腰部附加一圈泥条,其上刻有短竖纹,大乳状分档袋足。

 

二、食器


食器一般为泥质陶,器表经过磨光,包括豆、盒、盘、碗、盂、钵等器类。泥质陶是指以黏土作为原料、其中含砂量极少的陶器,自新石器时代到现代都有生产,根据烧成气氛的不同,可形成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黑陶等,烧成气氛系指陶窑内气体的组成和氧化或还原的能力。

研究认为,周代之前没有桌子,人们席地而坐,为方便取食,一般在盛食器的下部加较高的足。


1、


豆(H1743:1)

口径14 足径10.1 高17.5厘米

1991年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

泥质黑陶。浅盘,盘壁外折,盘底近平,细高柄,喇叭状圈足,柄中部饰凹弦纹一组。

 

2、



三足盒(H523:5)

口径21.6 高19厘米

1985年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出土

泥质黑陶。子母口,浅折腹,腹较深,腹内壁近台阶状,底下垂,鸟首形足。腹部饰凸弦纹三周。

 

3、



环足盘(H681:1)

口径22.7 高9厘米

1989年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出土

泥质灰陶。敞口,折腹,平底,下有三个环形足。

 

 



参考文献:

1、《东夷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5月版。

2、《龙山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