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与往年不同的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了,在学校各部门积极有序的部署和安排下,各种线上课程顺利进行,学校博物馆也精心推出线上展览《说文解字——山东大学博物馆藏古文字珍品选粹》。本展从大量馆藏文物中精选了十余件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古文字珍品,这些文物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历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其中既有已经定级的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也有近年新发掘出土的罕见精品,配以详细的文字说明,为广大师生呈现一场穿越历史之旅的线上展览。从陶文、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起源和发展中,广大师生可充分感受中华文明悠久而伟大的历史进程,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众志成城,共克疫情,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本展分为以下七个单元,近期将连续推出,供观众赏析。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说文解字·序》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中国古代文字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学术界一致认为,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但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而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发展到成熟状态。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应当从早于殷商时代的史前时期去寻找。
龙山文化刻字陶片:1991年出土于山东省邹平县苑城乡丁公遗址的一个灰坑(H1235)内,文字刻写于一件近梯形的泥质磨光灰陶片上,陶片宽约3.2、长4.6—7.7厘米,是龙山文化常见大平底盆的底部残片。陶文共5竖行,最右边一行为3字,其余4行各2字,共计11字。根据出土单位的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其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阶段,绝对年代大致为距今4200年前后,比甲骨文早了约800年左右。
此前的考古发现多为刻划符号、图像文字等,而丁公陶文书写流畅,多数为连笔,系早期草体字,已经脱离了文字画阶段,更非刻划符号可比。更为重要的是,多个文字按一定排列规则刻写,这种“辞章”式的句子较之单字,显然是巨大的进步。
丁公刻字陶片
丁公陶文摹本
龙山文化大平底盆
灰坑H1235
丁公陶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成句文字,证明在龙山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成熟文字,并能用于记载和传递信息,对中国文明起源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一经出土即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诸多学者从形体结构、刻写特点、章法布局、语法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认为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早期文字”;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认为根据现有资料尚无法判断其与甲骨文的关系,大概是“一种走入歧途的原始文字”;著名古文字学家高明先生也认为“是已被人们淘汰了的古文字”;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则认为,有几个文字可以看出是象形的,如右数第三行第二个字一笔连书,可视为左手的“ナ”字,第一行第二字可视为从“右”的持一石斧形物,或即“父”字;古文字学者冯时先生认为,丁公陶文与古彝文有密切关系,并依据古彝文对其进行了全文释读,认为性质为卜辞,用于招祖护佑、驱邪求吉。
1991年山东大学考古系在丁公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及上述刻字陶片,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丁公龙山文化城址保存较好,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1万平方米。城墙外有城壕环绕,宽约30-40米,底部最深处距城内地面的深度超过3米,其防御功能十分明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战争频仍的社会状况。一般认为,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址的出现与国家起源有着重要关系,丁公遗址的一系列发现对于中国文明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专家笔谈丁公遗址出土陶文》,《考古》1993年第4期。
2、《丁公龙山城址和龙山文字的发现及其意义》,《文史哲》1994年第3期。
3、《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4、《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多字陶文》,《海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