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土为器——山东大学博物馆陶器文化微课堂(七)

 

    汉代以后,釉陶作为一种外表施釉彩的特殊陶器开始出现。釉陶是以普通粘土为胎、以铅为助熔剂、在800℃左右胎釉一次烧成的低温陶器。釉陶能在低温下烧成的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含有大量的铅,铅的熔点较低,在釉里可以起助熔剂的作用,故又称“铅釉”。铅釉陶的着色剂为铜和铁等金属元素,在氧化气氛中铜能使釉呈现翠绿色,铁则呈现黄褐或棕红色。

    低温铅釉的产生丰富了陶器的装饰技法,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项重要成果。原来以彩绘为主的装饰方法逐渐被各色的釉所取代,再加上模印等手法的运用,陶器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唐代,继承并发展了汉代釉陶工艺,在铅釉中加入适量的钴或锰,使釉色变蓝或变紫,并巧妙利用铅釉快速熔釉的特性,创造出了斑斓丰富的三彩釉,将中国铅釉陶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但由于釉陶烧成温度较低,胎质不坚,吸水率较高,釉也易脱落变质,其主要用作墓葬明器( 冥器)、祭祀器以及建筑材料等,很少用作生活器皿。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在历年教学实践中出土、征集了部分汉唐时期釉陶器作为教学标本,主要有汉代明器和唐三彩器。

 

一、 汉代明器

 

    汉代是陶明器制作最鼎盛、使用范围最广的时期,这与两汉时期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密不可分,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使厚葬之风盛行。此时的人们相信灵魂不灭,奉行“事死如事生”的观念,不仅在墓葬中随葬墓主人生前用过的物品,还将仓、井、灶等制成模型一同入葬,目的是希望死后仍能过上和生前一样的生活。

明器又称为冥器,是随葬用具,一般没有使用痕迹,做工比较粗糙,质地较差,易碎,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使用功能,只具备象征意义,造型仿造实用器制作,但比例缩小,制作流程简化。

    棕黄色和绿色釉陶的出现,是汉代制陶业的一项新发明。其开始出现于西汉中期,先在陕西中部和河南流行;西汉后期迅速普及到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东汉时期在长江流域也有所发现。

    釉陶在西汉早期种类还不多,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增加了仓、樽、罐、洗、钵、盒、几、勺、杯等。到东汉末年,除上述器物外,又增加了博山炉、瓶形器、各类动物俑、人俑、水井模型等。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还发现了大量的水榭、高楼、坞壁、楼橹等。

    棕黄色釉陶岀现较早,绿色釉陶出现较晚,但到东汉时后者大量流行,较前者更为普遍。除了单色釉,汉代铅釉陶还出现了复色釉。复色釉陶是汉代低温铅釉陶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其施釉烧制工艺是在普通单色釉陶的基础上,于一件器物上施加两种及以上釉料,以低温一次入窑烧制而成,达到了汉代釉陶的高峰。这些釉色丰富了陶器的色彩,增强了装饰的艺术效果。汉代陶器在纹饰上多喜用龙纹、凤鸟、玄武、羽人、四神、武士、云气等奇妙生动的画面,配以艳丽的釉色使釉陶显得辉煌夺目。

    汉代釉陶陶质不坚,釉也易于脱落变质,其只见于墓葬中而不见于居住址,是作为明器专供随葬用的。

    汉代陶明器主要有五类造型:第一类是仿制青铜礼器的造型,有鼎、壶、盒等;第二类是仿照日常生活的用具及生产工具的模型,有灶、井、仓、熏炉、博山炉、灯、虎子、耳杯、勺、罐以及粮食加工工具等;第三类是建筑模型,有陶楼、庄园等;第四类是俑类,包括人物和动物俑;第五类是宗教器物,有桃都树等。这些器物经常成套成组出现。

    陶仓、囷是汉代墓葬中最为常见的储粮模型明器。汉代农业经济繁荣,粮食连年丰收,人们建造了各种形式的仓房、谷囷和仓楼来储藏粮食。西汉中期,墓葬中陶仓模型开始普遍出现,一般每墓5件,与井、灶等组成一套模型明器,逐渐代替传统仿铜礼器鼎、罐、壶、盘等随葬。到了西汉晚期陶仓模型数量大增,一般每墓5-10件。许多陶仓在出土时盛有黍、稻、粟、大豆等农作物,题记“大麦万石”、“稻种万石”、“大豆万石”等文字。到东汉前后,仓已是常见的随葬品,这时不仅有了囷和单层仓房,在中原地区还出现了建造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型陶仓楼。在汉代,少量的粮食一般储存在罐、壶、瓮等容器里,大量的粮食才储存在仓、囷里。汉墓中随葬的陶仓、囷是豪强地主庄园粮仓的缩写,反映了汉代发达的庄园经济。

    陶明器是汉代社会的见证,体现了汉代的饮食风俗、服饰装束、农业生产、粮食加工、民居建筑等各个方面,也为我们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陶仓

口径5.4  底径9.8  29.8厘米

筒状仓体,平底,底部置有三兽足。通体施黄釉,加绿色条形流影。

 

 

陶仓

口径18.7 底径12  23.5厘米

筒状仓体,平底,底部置有三兽足,伞状顶出檐,顶上有小直口。仓顶饰瓦棱,仓体外饰三周凹弦纹。施绿釉。

 

 

陶奁

口径19.2  底径19.2  22厘米

奁身呈圆桶形,平底,下有三兽足。奁身上、下部饰两组弦纹,器盖堆塑成博山形式。通体施黄釉。

 

 

陶奁

口径19.5  25厘米

身呈圆桶形,平底,下有三兽足。器盖堆塑成博山形式,山峦起伏。奁身一周饰浮雕山峦、走兽等纹样。通体施绿釉。

 

 

陶井

16.5  30 厘米

由底部井身、中部井架和顶部井亭构成。井身为圆筒形,口沿上有一拱形井架,最上方建有井亭,井亭较小。井身饰有一周凸弦纹。

 

 

 

陶灶

28  22.4  通高10.5厘米

泥质灰陶,长方形,双联灶,灶面浮雕庖厨图案。陶明器在墓中种类差异较多,但陶灶几乎是无一例外必有的东西。这表明汉代人的饮食观念中,灶占有重要地位,生死不可或缺,同时也表明了“民以食为天”的观点在汉代深入人心。

 

 

陶盖鼎(M10:2

口径14.7 17.2厘米

1980年山东茌平南陈遗址出土

泥制灰陶。平口,腹深中等,圜底,长方形附耳,方穿不透,覆钵形盖。三足各异,二蹄足,一扁足。

 

二、唐三彩器

 

唐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制陶工艺开始突飞猛进,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代彩色釉陶器的制作。唐代彩色釉陶器又称唐三彩,用白色粘土制胎,以含有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为呈色剂,以铅为助熔剂,在800°C左右低温下烧成。由于多色彩的釉料在烧成过程中相互交融浸润,因而烧成的产品釉彩鲜艳,色泽斑斓。釉彩有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褐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绿、白三色为主。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为极盛期,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

唐代盛行的三彩釉陶器,主要用作随葬明器。其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在整体塑造和局部刻画两方面独具一格,囊括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唐三彩可以分为人物俑、动物俑和日常器皿三类。人物俑又分为贵妇俑、侍女俑、胡人俑、武士俑、天王俑等;动物俑则主要有三彩马俑、三彩骆驼俑等;日常器皿主要包括瓶、壶、罐、杯、盘、俎、盂、烛台、枕等十多种。

    唐三彩在塑造的过程中既注重整体效果,又注重细节刻画。人物俑的显著特征是夸张、传神而写意,更多的侧重于刻画人物的神态而非面貌。动物俑则侧重于形象的塑造,栩栩如生,色彩鲜艳。日常器皿非常注重细节刻画,整体上含蓄饱满有条理,有时还会对器物进行局部变形,如对手柄、瓶口等部位进行整体变形改造,使日常器皿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稳重大方的感觉。唐三彩巧妙地结合多种工艺,采用塑绘方法,使其造型更加精彩复杂。塑绘结合的手法主要是指在塑造唐三彩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绘画手法,从而赋予唐三彩“气韵生动、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

唐三彩陶器绚丽多彩,塑工技巧高超,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它不仅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在陶瓷工艺上也为后世做出了重大贡献。宋代以后各种各样的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都是在唐三彩陶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陶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三彩釉陶三足罐

口径14.4 14.4厘米

20世纪90年代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唐墓出土

圆唇,束颈,丰肩,鼓腹,圆底,下承3个蹄形兽足。陶胎,胎质洁白坚致。罐口、颈部施以深黄色釉,肩部饰以三彩叶状纹,腹部施以绿、白、黄釉,釉色相互交融浸润,色影斑斓。下腹及底部无釉。

 

 

三彩釉陶茶具

盘:口径25.6 底径13.4 3.7厘米

罐:口径4.5 6.5厘米

杯:口径5.7  底径3.2 3厘米

茶具由承盘、6个小杯和1个小罐组成。承盘为圆唇、浅腹、平底。盘内置6个小杯,环绕中心小罐。小杯圆唇、深腹、圆饼形足;小罐平底、圆腹,器形饱满可爱。盘外壁及杯、罐器身施黄、白、绿等色釉,纹饰自然流畅,釉色明艳亮丽、清新雅致。盘内无釉。

 

 

黄釉陶武士俑

38.5厘米

灰白色胎,坚致,通体施浅灰黄色釉。俑头戴风帽,面部丰满,身穿甲,腰束带,下着袴褶,足蹬靴。盔耳与护膊相连,右手平握,左手扶腰带。

 

 

三彩釉陶文吏俑

79厘米

胎为白色,形体高大。头戴梁冠,面部丰满,微带笑容。双手执牙笏于胸前,身子微倾,站于圆角方形台座之上。内穿白色长襦衣,外着酱黄色宽袖短衫,绿色袖口和衣领,前胸饰绿、白花斑,足穿黄色云头翘靴,服饰釉色艳丽。

 

 

三彩釉陶天王俑

77厘米

头戴盔帽,双目圆睁,面部无釉,左手叉腰,右手高举握拳,右腿微屈, 左腿直立。身穿铠甲,双肩覆膊,铠甲护胸及护心,足穿尖状靴。双足踏在黄色卧牛身上,牛之下为椭圆形镂空台座。身施黄、绿影釉,气势雄伟,釉影鲜艳。

 

 

 

 

参考文献:

1、《远古神思——山东大学博物馆藏品精选》,青岛出版社20166月版。

2、《山东省茌平县南陈庄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