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土为器——山东大学博物馆陶器文化微课堂(一)

 

 

陶器是古代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后,世界各地先后发明了烧制陶器的技术。远古初期,人类从使用石器、木器及骨角器开始直至在用火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泥土经火烧后可变得坚硬,从偶然发现到自觉制作,种类逐渐丰富,技术日益精湛。陶器不仅具有满足日常盛储、炊煮和饮食的功能,还凝聚了当时先民的智慧和艺术结晶,甚至充当着社会阶级分层的礼器。

陶器的制作体现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发明创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地区,从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从距今9000年延续到距今4000年。

山东大学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师生近五十年的田野调查与发掘,馆藏陶器大部分出土于山东各地,体现了齐鲁文化的悠久灿烂历史,也代表着古代先民抟土为器的高超艺术成就,特别是龙山文化精美的蛋壳高柄杯堪称瑰宝,达到了中国史前时期制陶技术的巅峰。


一、陶器的制作和发展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自然界丰富的资源,根据生活经验积累,有意识的选取合适的原料——制陶的黏土,之后加水融合制成各种适宜使用的陶坯造型,等陶坯半干后经过修整,再放入陶窑中经过高温烧制后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用品。

恩格斯曾说过“野蛮时代的最低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他还明确指出:“在许多地方,或者甚至在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织或木制的容器上面发生的,目的在使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型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在距今一万多年前,一般认为,陶器最早的制作主要由妇女完成,体小的器物通过手捏成型,体大的以泥条盘筑成型。到北辛文化时期,开始出现慢轮修整的制作方法;大汶口文化时期制陶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快轮制陶法;一直到龙山文化时期,达到了我国制陶史上的最高峰。随着历史的演进,陶器成型方法、烧制工艺技术也不断改进。


3CFA

 

图一

 

 

图二

 


古法制陶


二、后李文化陶器


后李文化以最早发现在山东临淄后李遗址而得名,距今约9000——7300年左右。后李文化的陶器特征十分突出,是我们识别这一文化的最有效途径。

后李文化陶器制作工艺较原始,均为手制,即最早的手捏成型法,这是制作陶器最原始、最根本、最简略的办法之一。制作方法主要使用泥条套接法和泥条盘筑法,制作成型后再经过拍打、压印纹饰或附加鋬手,有些经过磨光处理,最后烧制完成。泥条套接法和泥条盘筑法的区别是前者是多个环形的叠压,后者只是一条泥条螺旋盘旋成型。例如陶釜,其器身和器底分开制作,器底一般用泥饼拍打成型,器身用泥条套接而成,最后将器底和器身粘结起来,接合处往往附加一圈堆纹,再加以压印以增强粘结程度。

陶坯制成后,需进行适当的修整,这样可使器物各部位规整而美观,口沿及外表变得光滑,造型也更加匀称。修整时用类似骨匕的片状物,刮削掉多余的泥料;还可用陶垫等块状物垫在内壁,用以调整器物的曲线;或用手增补泥料,进行加工,使陶胎达到最佳形态。造型完成之后,要对陶胎进行拍打滚压,使泥条相互黏合得更加紧密牢固。

陶器烧制大多采用露天柴草堆烧方法——在空地上铺好柴草,放好陶坯,四周围再用柴草打火烧制大概3到8个小时,停火以后在陶器上覆盖厚的草木灰保温。这样烧制的陶器由于火候难以控制,当烧制火候低时,陶质松软,当火候相对较高时,陶质则比较坚硬,表明其陶器烧制技术的原始性和不稳定性。这种方式所烧的陶器大都成红褐色或灰褐色。

后李文化的陶窑发现3座,临淄后李遗址有一座竖穴式陶窑,其窑室部分全部被后期遗迹打掉,尚存窑箅、火膛和窑坑( 即投料坑或泄灰坑),平面略呈8字形。火膛在窑室的正下方,位于窑坑的南部。窑箅为圆形,是在掏挖火膛时预留,其上7个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火孔,有的呈垂直状,有的呈倾斜状态,分布不甚规则。火孔的平面分布最大径为60厘米,较大的陶器每次只能烧一件。

 

 

图三 临淄后李遗址陶窑Y6平、剖面图


2003年春,山东大学对后李文化的典型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月庄村东南的月庄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主要包括釜、钵、碗等。

    1、陶釜,它是后李文化最具特点的器类,数量甚多,占陶器总量的2/3以上。釜是炊器,也称为炊具,可以烧水、炖汤、煮肉等,是史前先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于炊煮食物的主要器物,往往在使用时在其底部支上三块石头作支架,后来出现了专门用于支撑釜的陶支架;也可以将三根木棍捆绑在一起再固定好陶釜炊煮食物。

 

1CA85

 

陶釜(H202:1)

口径27.2  残高27.6厘米

盛食器。夹砂红褐陶,整体近似筒形,圆唇,卷沿,深腹,圜底。口部以下饰有2圈附加堆纹。


1F901

 

陶釜(H176:1)

口径16  高15.4厘米  

盛食器。夹砂红褐陶,圆唇、卷沿、弧腹、圜底,口部以下饰一周附加堆纹。


 

2、是在中国史前陶器多个文化中普遍出现的器物,是盛放水和食物的实用器,是远古东方人类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大量使用。


6F916

 

陶钵(H61:17)

口径29  高6.4厘米  

盛食器。夹砂黑褐陶,方唇、敞口、斜腹内收、圈足。腹壁有破损后穿孔修补痕迹。


3、在中国史前陶器中出现较早,是与人类走得最近的器物,早期小的可用于喝水,大一些的可以用于吃饭或盛放食物。晚期有些具有祭祀礼仪的作用,大多为实用器,也有不少冥器。



陶碗(H61:11)

口径13.8  底径5.6  高6.5厘米  

盛食器夹砂黑褐陶圆唇、敞口、圈足、素面。


三、北辛文化陶器


北辛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滕州北辛遗址而得名,距今约7300——6100年。1985-1992年期间,山东大学多次在山东邹平苑城遗址进行调查并钻探和发掘,发现了大量北辛文化遗存。北辛文化的陶器中,以鼎、釜、钵和小口双耳罐四类器物构成了其文化陶器基本组合。

北辛文化时期的制陶业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已脱离陶器制作的初创阶段,制陶工艺复杂化、程序化,从陶土的淘洗、掺合料的添加、器体的成型、烧制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大型器物采用泥条盘筑法,小器物则直接捏塑而成,鼎、钵类器口规整,可能经过慢轮修整。

慢轮修整技术出现于距今7000年左右。慢轮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手捏制陶坯的基础上发明的一种制陶工具——在木质的底座上,套上用木或石质做的转盘。制陶时将泥料放置于慢轮上,借其转动的力量,用捻拉的方式使之成型。慢轮修整技术做出的陶器,器壁厚薄均匀,造型比较对称,有一定的优美感。陶器的硬度随烧制温度的提高也更加坚硬。

1、是一种重要的炊煮器,大多用于蒸煮食物。上部为一大口容器,下部附等距而置的三足,是从没有足的釜演变而来的。三足对称,不仅受力稳定,而且受热均匀,充分体现了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创造意识,是中国史前陶器文化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并以其在食器中的重要地位而逐渐被赋予了祭祀礼器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一种标志性器物。

 


陶鼎

口径23   高27.6厘米

1988年山东邹平苑城遗址采集

煮食器。夹砂灰褐陶,钵形,敛口,沿微外卷,深腹,尖圜底,圆锥形足。陶鼎是北辛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形成了北辛独具特色的鼎文化。


2根据其造型、线条、胎质、大小的不同,可以用来盛水、盛酒,还可以储藏物品和粮食。壶除了使用功能外,还具有祭祀、礼仪等装饰美化的审美作用,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类器物。


 

陶双耳壶

口径7   腹径24.4  底径7.5  高32.5厘米

1988年山东邹平苑城遗址采集

盛水器。泥质红陶,直口,鼓腹,肩部有对称的双耳。


    3、是在中国史前陶器多个文化中普遍出现的器物,是盛放水和食物的实用器,是远古东方人类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时至今日我们还在大量使用。



陶圈足钵

口径20.5  底径7.5  高8.5厘米

20世纪80年代山东邹平丁公乌河采集

盛食器。泥质红陶,敞口,腹下部饰两圈按捺纹




参考文献:


1、《远古神思——山东大学博物馆藏品精选》,青岛出版社2016年6月版。


2、《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