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北阡遗址

北阡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南岸西部,地处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北50米处的台地之上。遗址北靠玉皇山,远处与莱阳毗邻,南依凤凰山,东距现海岸线约5公里。遗址南北最长处约270、东西宽约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

该遗址于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7年3-7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即墨市博物馆合作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在遗址中间高地以及南面斜坡上布5米×5米探方14个,实际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现围沟、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以及少量铜器、蚌器等。

根据地层堆积情况以及遗迹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并结合出土遗物情况,可知该遗址主要经历了新石器和周代两大阶段,其中第2-4层为周代地层,第5-7层属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第8层为北辛文化晚期。

北辛文化遗存发现的不是很多,遗迹仅见灰坑、柱坑以及柱洞等,遗物多为陶片和石器残块。陶片有夹砂、加云母和泥质陶,陶色以红褐为主,器表以素面为多,纹饰有附加堆纹和乳丁纹等,器形有鼎、钵、罐等。依据陶片特征,判断时代属北辛文化晚期。

大汶口文化遗迹非常丰富,有房址、墓葬、灰坑、柱坑和柱洞、沟等。房址大多保存较差,从发现大量柱坑、柱洞的情况来看,当时存在的房址数量应不少,但是这些柱洞打破关系复杂,平面分布缺少规律。大汶口文化墓葬共50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主要分为二次葬、迁出葬和火烧葬(2座)三种类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未经迁出的一次葬。二次葬以多人二次合葬为主,共发现18座,每座埋葬个体在2-20多人不等。另外只有1座单人二次葬。迁出葬是指为了对死者进行二次埋葬,开墓取走头骨、四肢骨等后遗留的墓葬。共发现29座迁出墓葬,其中多数为单人葬,少数墓葬属于在原来多人二次合葬墓的基础上再次迁出,遗留残碎骨骼较多。

北阡遗址周代遗存也非常丰富,遗迹以灰坑和沟为主,还发现1座墓葬。出土遗物以陶片和贝壳为主。M1属土坑竖穴墓,平面呈圆角长方形,墓口长3.9-4.1、宽2.4-2.5米,墓底长3.6-3.8、宽2.1-2.2、墓深约2.5米。四壁斜直内收,东壁距墓口0.7-1.3米处有一壁龛,宽约1.45、进深约0.4米。距墓口1.3米处椁室周围为熟土二层台,有逐层夯打痕迹。墓穴底部中央有一腰坑,长1.02、宽0.49、深0.25厘米,腰坑内埋有一只狗和少量陶片,狗骨保存较好。棺椁保存极差,推测为一棺一椁,椁室平面呈长方形,长约2.6、最宽约1.6米。此墓为单人葬,仰身直肢,头向东。骨骼除四肢骨保存尚好外,头骨和盆骨已经腐朽。根据盆骨和股骨等判断墓主为成年男性,身高大约1.7米。该墓共有随葬品18件,可分为铜器、陶容器和贝类装饰品等。其中容器绝大多数集中放置于墓葬东侧的棺椁之间,还有1件陶器碎片散布在腰坑中,贝饰品佩戴于墓主头部和腰部。从铜鼎、陶簋、陶鬲、陶豆的器物组合来看,该墓随葬品种类齐全,数量较多,可见墓主人应该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结合随葬品等情况,推断该墓葬的时代约在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

大汶口文化时期, 该地区居民选择在台地较高位置构建房屋。有些区域的柱坑、柱洞分布极为密集、打破关系复杂, 可见人们是持续在某些区域建房居住。有些柱坑和柱洞挖得很深, 深度在1 米左右, 结合其他遗址的情况考虑,这应该是当时胶东半岛地区较为流行的建筑方式。合葬墓、迁出葬的发现在胶东半岛地区还属首次,为研究这一地区当时的聚落结构、人群组合方式、社会发展阶段以及社会性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从周代遗存M1的随葬品风格来看,虽然一些器物仍保留有典型的地域土著特色,但从棺椁形制、铜鼎、陶簋等器物的使用情况来看,已经表现出浓厚的中原周文化特征。周代遗存的发现,对研究当时此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土著文化的变迁等诸多课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阡遗址位置示意图


北阡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