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年年度报告



一、年度工作概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文化引领”“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在弘扬新时代山大精神和山大文化、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博物馆充分发挥两地办馆优势,社会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两馆区年度开放展览14个,其中制作新展览6个;外借文物参展7次。年接待观众24.5万余人次;接待团体参观1846次,其中省部级以上领导、院士、外宾等重要接待112次,提供讲解服务1952场次。各类媒体新闻报道311篇,其中央视新闻《“打卡”高校博物馆》网络点击量超过89万余人次。不断提升学校海外文化影响力,中美合作开展流散文物回归的“文物驿站”项目;接受美国个人捐赠赫士袍服1件、接受台湾个人捐赠纸质文档118份,文物在香港参展2次。

二、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1.党建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成各类学习任务,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加强组织建设,完成青岛馆党支部委员换届选举、党员发展等各项工作任务,新发展党员1人,预备党员按期转正1人,新接收入党申请书2份。

2.安全保障。济青两馆区共开展年度安全和消防器材检查共104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0处,处理入侵报警126次;进行监控室值班人员培训8次,防暴、防汛、防火等演练17次,参与重要执勤任务35次;维修故障监控3台,完成资产入账5项,资产盘点725项。

3.藏品管理。新接收山东大学民先队员后人捐赠老照片、手稿、书籍、报纸等校史资料103件,台湾收藏家许伯夷先生捐赠两岸居民通信88件和日军军邮30件;接受国家文物局向山东大学博物馆划拨美国公民捐赠的清代袍服1件。完成14件征集文物藏品的鉴定,完成27件文物的定级。完成11幅近代名人书画数据采集和仿制完成13文物三维扫描,1件文物仿制。

4.陈列展览。年度新制作专题展览建设6个,常设展览改陈提升2个,线上展览1个,累计更新展览面积2400余平方米。年度文物外展7个。

5.社会开放。济青两馆区年接待观众24.5万余人次,提供讲解服务1952场次。接待参观团体1846次,其中副国级领导接待3次,省部级领导、院士、外宾等重要接待109次。为校内外单位提供报告厅等场地服务70次。开展山东省中小博物馆帮扶工作,结对青岛市即墨老酒博物馆帮扶任务。同时与中国考古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央博数字文化博物馆等8家国内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6.宣教活动。年度组织或参与各类宣教活动200次,包括重大接待、公共教育、学术讲座及公益宣传等活动。参与中国高校教师发展论坛、香港前特首报告会,举办团中央项目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系列宣讲、博物馆第11届讲解员大赛、十大镇馆之宝评选、第二届创锦赛“激活博物创意主题赛”等活动。

7.新闻宣传。各类相关官媒报道317篇,其中央视新闻《东方时空》报道《“打卡”高校博物馆》的视频网络观看量超过89万余人次,视频“这所大学里藏着国家一级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东南卫视等10家媒体采访、拍摄39次,学校宣传部门组织的拍摄8次。协助拍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寻古中国》,山东卫视大型纪录片《城子崖》《北辛》等6部。中央电视台“5.18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活动1次。

8.国际合作。除接受美国和台湾个人藏品捐赠以及参与文物2次赴香港展览外,还积极开展其他业务的国际合作。推动流散文物返还的中美“文物驿站”项目实施,实现中美业务人员互访和学生互派。参与筹备2024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和学术研讨会以及会议《青岛宣言》的起草工作。与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博物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方人员互访。参与考古学院举办的国际暑期学校研学工作。

9.教学科研。分别于春秋和秋季学期参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实践》课程教学,年度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为5名研二文博专业学生提供实习任务。年度发表论文7篇,与山东博物馆合作出版《山东青铜佛教造像》著作1部。

10.荣誉奖励。视频作品《山大丁公陶文》获得国家文物局、中国日报社2023年度“文明瑰宝 互鉴使者”全媒体传播作品精品项目奖。展览《追光——山东大学臧克家纪念馆》荣获“第七届山东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优胜奖”。在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单位)举办的“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主题巡展进校园活动获国家文物局、教育部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介精品项目(校园文化类)。3名学生讲解员分别获“齐鲁瑰宝耀中华”2024年度全省博物馆讲解员大赛社会组中二等奖和三等奖。博物馆宣讲团队获山东大学(青岛)团工委2023-2024学年寒假社会实践项目评比大赛一等奖。报送的《宣言之光、山大传承》案例,入选中国文物报社、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2024年度革命文物讲解宣传展示活动50项优质案例(志愿组),我馆选送学生讲解员王翎如被评委优秀案例讲解员。

11.开源节流。先后出台《山东大学博物馆讲解收费管理办法》《山东大学博物馆临时性场地和非独立公共空间使用管理办法》《山东大学博物馆藏品借展管理办法》,合计创收26.3万,其中讲解7.1万,文物借展19.2万。接受社会企业捐款3万元。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博物馆服务能力需要提升。随着我校博物馆社会开放常态化,难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如休闲设施不足、体验活动不丰富、研学课程和文创品均有待开发。

2.社会开放力度还不够。特别是济南中心校区,地处教学楼内,又受校园开放政策制约,难以大规模对外开放。在既能保障正常教学秩序、校园安全基础上,又满足公众开放两方面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3.博物馆经费来源较为单一博物馆年度预算不足,发展性收入较少,需要引入政府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博物馆与社会共建共享机制。职工创新力不足,缺少激励机制。

4.基础设备设施需要更新和提升。济青两馆区部分展陈设施、文物库房设备、安防消防平台、公共设施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和损坏,亟需开展维护、更新。


 

                                   山东大学博物馆

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