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博物馆2023年年度报告



一、年度工作概述

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校“文化引领”“服务山东”战略,在助力学科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扩大学校影响力、推动文化“两创”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绩。

本年度青岛校区博物馆开创性实施面向社会公众预约开放举措,一年开放时间超过300天。济南、青岛两校区博物馆年观众接待总量为12余万人,接待参观团体800余次,提供讲解服务1400余场。本馆年度策划布置、改造展览8个,新增展览面积4300平方米。开展各类活动109次,媒体报道220余篇,其中本馆文物在央视新闻《文博日历》栏目推文的网络关注量超过126万余人次。完成3项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拨款的文物保护项目工作。国家一级博物馆助力学院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博物馆获得社会广泛关注,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形象的美誉度。

二、主要举措及成效

1.党建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博物馆党支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各类活动38次,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将主题教育学习与业务工作结合,将弘扬革命文化、传递山大精神与学校思政教育结合,制作《甲午警世钟》《纪念与传承《追光》等专题展览

2.后勤安全。年度安全和消防器材检查共122次,排查处理安全隐患52处,处理入侵报警100余次。安保团队培训11次,防暴、防汛、防火等演练13次。完成国有资产编报378项,资产盘点625项。更新修缮228处,增设便民设备、软件29项

3.藏品管理。年度征集文物、图书等904件。其中文物、教学标本27件,臧克家家属捐赠图书、用品等853件/套,刘敦愿家属捐赠日志、考古笔记24本。

4.文物保护完成3项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拨款的文物保护项目工作,合计经费500余万元。完成预防性保护项目设备安装与验收137项馆藏青铜器修复87。完成馆藏91块杨家埠年画雕版整理和囊匣制作

5.陈列展览。组织线下展览17个,制作线上VR全景云展览6个。其中馆内新布展7个,如《生存·探索:恐龙与人类》《追光:臧克家纪念馆》等;济南馆区旧展改造1个,即《馆藏文物精品展》;文物外借展览9个,借展单位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

6.社会服务。济南、青岛两校区的两个馆区年接待观众总量12万余人,接待参观团体800余次,提供讲解服务1400余场。对口帮扶省内中小博物馆2家参加省内外文博单位项目评审、验收21次,承担考古勘探项目6个。开发文创品6种,品类有笔记本、卡片夹、徽章等。

7.宣教活动。各类活动109次。(1)组织教育活动34次,如山东大学第十届讲解员大赛、122周年校庆庆祝活动等。(2)承办重要会议和展览开幕等活动17次,如2023年全国非国有博物馆暨中小博物馆馆长培训班、第七届鲁台中华教育论坛等。(3)接待重要参观考察活动(副部级以上、院士和外事接待等)53次。(4)举办博物馆馆员能力提升讲座5次。

8.新闻宣传。年度博物馆相关新闻报道220余篇,其中央视新闻《文博日历》刊载我馆推文的网络关注量超过126万余人次。协助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拍摄纪录片《何以中国》《城子崖》等7部;自主拍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名博物馆馆长睿谈”等宣传小视频等3个。

9.学科支撑。参与文化遗产研究院2门课程教学,上课学计30人年度指导硕士研究生8人。为本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项目参与学生累计224人。博物馆平台助力“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古环境重建与生业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教育部“2024年度红色文化弘扬基地”成功申报。完成本校考古专业成立50周年庆典相关书稿的编纂工作。

10.项目奖励。年度纵向财政专项3个,横向科研项目7个,劳动教育实践项目1项;团队荣誉奖3项,个人奖3项。如,山东大学博物馆讲解与展厅服务劳动教育体验项目获批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典型项目”;“八马荣光,历久弥新:志愿讲解员体验活动”获山东省文旅厅年度社会教育优秀案例;博物馆(青岛)校卫队荣获年度青岛市高校文化领域先进校(护)卫队。

11.国际合作。积极推进与美国唐仲英基金合作的“基于考古的博物馆教育”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参与推动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的“文物驿站”中国流散文物回归项目;

12.制度文件。馆内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和制度6项,如博物馆预约开放管理办法、博物馆项目安全施工管理办法。为学校和政府机构编写咨询报告及规范文件修改意见等9次为学校《服务青岛工作方案》《我国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调研报告》编写“博物馆”条目内容。完成调研报告2份。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博物馆兼负服务学校师生和服务社会公众的双重职责,是学校实施文化引领和服务社会战略的重要环节,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1.济南、青岛两个校区设馆,力量分散,编制不足。尤其是研发、讲解和宣教人员极度短缺,文物征集、文物数字化和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业务工作开展不足。

2.业务经费较少,主要由学校财务预算支出,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业务拓展受之掣肘。积极争取学校财务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方面,职工创新力不足,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3.受校门管理制度制约,目前仅青岛校区博物馆实施面向社会预约参观措施,仍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同时,社会团体观众批量进出校园,会出现干扰学校教学秩序及其他安全隐患的现象,增加校园保卫、后勤等部门工作量和压力。平衡服务地方和维护校园秩序关系,尚需多部门联动合作解决。

4.基础设备设施尚需更新和提升。安防消防系统平台、展厅多媒体设备、展厅展柜和照明以及库房存储柜均没有专门的维保团队服务。库房和展厅尚有监控遮挡和盲区。公共服务设施尚有缺项,如没有无障碍通道、母婴室等;参观通道闸机没有与校门门禁系统联网,展厅没有无线网络;青岛校区博物馆五楼两千余平方米展厅仍为毛坯房待装修,目前仅简易布置恐龙主题展览。


山东大学博物馆

2023年12月19